2月25日,滨州市44万中小学生就要正式开学了。相比于往年的假期,今年许多学生都有一个相同的体会,那就是不仅学校的补课任务轻了,而且教育部门首次对假期作业量提出了“减负”要求,小学中、高年级每天1小时,初中1.5小时,高中不超过2小时。但在假期即将结束之际,记者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学校停止了补课,作业量也减少了,表面上看学生的确是“减负”了,可许多家长却慌了,私下加大了孩子的学习量,不补课的假期不仅没有让学生感受到轻松,反而感觉“增负”了!
学校不补课家教请进门
今年寒假滨州市的一部分中学生加入了补课大军,当教育部门一纸通知向所有学校发出“禁补令”时,几乎所有学校都侥幸地认为,今年与往年一样,只是喊两嗓子就过去了。因此,当兰州市的重点初中及高中把补课范围从初三、高三增加至初二、初一、高二和高一时,其他学校都有了一种危机感。“重点高中都补课了,我们的学生不补课就更跟不上了。”得到这个信号后,不到一周的时间,兰州市几乎所有学校的学生都坐到了教室里,开始学习新一学期的新知识。随着本报补课举报热线的开通,一个又一个举报电话纷至沓来,在本报与教育部门的联动下,滨州市所有补课的学校全部被紧急叫停,学生们激动地迎来了一个真正不补课的假期。就在他们打算彻底放松之时,父母的话在耳边响起,“学校不补课了,但学习一点不能放松,我们给你请家教,争取多学些下学期的知识点。”
在滨州一中上高二的小凡就是这样被父母拉到另一个“课堂”。小凡的父亲朱先生告诉记者,学校不补课后,他一直担心其他家长会私下里让孩子报各种学习班,假期肯定不会彻底放松,如果自己再不抓紧点,开学后孩子学习成绩就会和同班其他同学拉开距离,到那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因此,尽管儿子十分不情愿,他还是狠下心来请了三个家教,主抓数学、物理和化学,每天“上课”时间是6小时,一天学习3门课,晚上写一小时的作业,周日休息一天。与在学校上课的日程相比,小凡假期的学习任务丝毫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增加的部分就是朱先生每周还会买来综合试卷,定期在家考试,检验他的学习状况。
在调查过程中记者发现,越是在重点高中上学的学生家长的神经绷得越紧,近五成的家长都希望通过各种渠道让孩子早一些掌握下学期的新知识,以便开学后孩子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巩固知识点,增加知识范围。
家长给孩子强加“小课堂”
重点中学的学生和家长尚且如此,普通中学的家长更不敢放松。“如果我们的孩子按照教育部门的规定,一天只写一个半小时作业,假期光把寒假作业写完,我觉得孩子考
重点高中就一点没希望了。”采访兰
州七中的初
二·三班
学生
芮芮的妈妈时,她这样对记者说。
芮芮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属中等,假期一开始芮芮妈妈就大量询问了一些教育机构,最后为女儿报了一个一对一的辅导班。虽然收费不菲,但她还是希望女儿在辅导班中把平时吃不透的知识点能消化掉,然后学些下学期的知识点,把成绩提上去。
如今,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家长也在卯足了
劲为孩子创造环
境,向滨州树人中学、滨州渤海中学等知名学校冲刺。正是有了这些目标,假期对这部分群体的家长和学生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陆先生的女儿小玉今年六年级了,他对女儿的期望值比较高——上树人中学!这个假期他仅让女
儿玩耍了两天,第三天就报了一个英语补习班,“上七天课,收费1680元,我去的晚,差点没报上名,你就能想像不是我一个人在冲刺了!”他直言:“教育部门‘减负’的本意是好的,但对我们来说孩子要上重点学校只有不停地前进!”